日本腦炎|日本腦炎襲台男子發病9日離世 衞生局警告:3大地方最高危【附防蚊方法】

健康資訊

撰文: 黃堯姿

發布時間: 2024/05/16 14:12

最後更新: 2024/05/16 17:45

分享:

分享:

【日本腦炎/高雄/台灣/蚊子】夏天要做好防蚊措施!台灣高雄市出現今年首兩宗日本腦炎病例,其中一名男患者發病後9天病逝,另一名女患者仍在留醫。當地衛生局提醒市民要小心預防蚊咬,有3大高危地點要特別注意,2個時段切忌到訪上述地點,減低感染風險。

最新影片:

台首現2確診病例 1死1留醫

綜合台媒報道,台灣高雄市衛生局公佈當地出現首2宗本地感染日本腦炎確診病例,分別是一名70多歲婦人居住於左營區,以及60多歲男子居住岡山區。兩人同於5月初開始發病入院,惟男病人在上周日(12日)因為急性腦膜炎病逝,女病人仍在留醫。

該名60多歲男子在本月4日出現嘔吐、腹瀉、咳嗽、發冷等症狀,到醫院急症室求醫。據了解,男子有酒精性胰臟炎病史,入院後開始開始發燒;5月6日開始出現神智不清;5月9日出現聽覺障礙、說話不清、嚥下困難、臉部神經麻痺、頸部僵硬等症狀。直到5月12日,男子因急性腦膜炎病逝。

另一名70多歲婦人在同月6日開始出現發燒、嘔吐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翌日到附近診所求醫,因出現意識不清、全身發抖無力轉送往醫院治療,目前仍在留醫。經衛生局調查,發現婦人發病前15日曾到旗山、美濃、橋頭等地旅遊,不排除在住處或其他活動場所感染。

3大高危地點 2時段勿前往

據了解,該男子主要活動地點主要圍繞住所一帶,而住所周圍2公里範圍內共有7處豬舍及大量水稻田。防疫人員其後在周邊地區進行水稻田病媒調查,並於豬舍懸掛捕蚊燈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2

衛生局指出,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期,主要經由蚊叮咬傳播病毒,而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、池塘及灌溉溝渠等,並以豬隻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。當局呼籲,蚊子叮咬人高峰時間為黃昏和黎明,故市民應避免於黃昏與黎明水稻田、池塘、豬舍等地活動。衛生局建議,目前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方法,若家中有適齡兒童尚未接種日本腦炎疫苗,應盡快完成接種;居住在高危地區的成年人亦可再自費接種疫苗。

蚊子為傳播媒體 感染者無病徵

根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資料,日本腦炎是一種經蚊子傳播的疾病,主要流行於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的郊外及農村,尤其在氣候炎熱的季節。大部份受感染者沒有明顯病徵,或只有發燒及頭痛等輕微症狀。病情嚴重者則會在短時間內發病,出現頭痛、發高燒、頸部僵硬、神志不清、昏迷、抽搐(尤其是兒童)、痙攣性癱瘓等症狀,甚至死亡。

預防蚊子傳播的疾病的方法

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可從兩方面預防受感染風險,預防被蚊子叮咬及預防蚊子繁殖,平日要做好防蚊措施,避免積水滋生蚊蟲,戶外活動時亦可使用驅蚊劑:

  • 穿著寬鬆、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。
  • 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 (DEET)成分的昆蟲驅避劑,並根據產品標籤及說明書指引使用(孕婦及6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)
  •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
  • 防止積水,每星期為花瓶換水一次,避免使用花盆底盤、緊蓋貯水器皿
  • 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
  • 把用完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箱內
  • 避免蚊蟲滋生,應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

衞生防護中心建議,有計劃外遊的市民可在出發前6星期或更早諮詢醫生,並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,避免受到蚊子叮咬。如到流行地區的郊外旅行,應帶備便攜式蚊帳,並在蚊帳上使用氯菊酯(一種殺蟲劑)。當局亦提醒,切勿將氯菊酯塗在皮膚上。如感到不適,應盡早求醫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